
反馈式抽油泵
产品概述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人们通常把相对密度大于0.90g/cm3,在50℃做地面脱气时,粘度大于100mPa•s的原油称为稠油或高粘度重质稠油,其特点是流动性差,阻力大,开采相当困难。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抽油杆悬重变化较大,即上冲程最大载荷增加,下冲程时最小载荷减小;
(2)抽油机减速箱扭矩增加,发动机功率增加;
(3)抽油杆工作条件更恶劣,极易引起抽油杆的疲劳破坏;
(4)由于稠油阻力大,阀球依靠重力关闭速度减慢,阀流通阻力大,打开阀球减弱,故在稠油开采中进、出油阀往往延迟启闭而使泵效降低。
研制开发的KL系列液力反馈泵很好的解决了稠油开采中遇到的以上难题,用在原油粘度不大于4000mPa.s(50℃)的抽油井中,可以顺利实现对稠油的开采。
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1)反馈泵由上、下泵筒(上部为大泵,下部为小泵),上、下柱塞,可调偏式万向轴连接接头,游动阀罩等组成。
2)泵筒总成由上、下不同规格泵筒串联而成,通过中间接箍进行连接,连接接箍设计合理,上、下螺纹同轴度高,保证了柱塞顺畅运行;
3)反馈泵无固定阀,只要上提抽油杆柱至柱塞出泵筒,就能使油管内孔与油井相连通,实现不起泵泄油,还可不动管柱进行井下测试和注气热采;
4)上部柱塞的上端采用分体式闭式阀罩大流道结构,降低了断脱现象发生;
5)柱塞总成由两种不同规格的柱塞连接而成,上下柱塞采用可调偏式万向轴式连接,能保证柱塞在泵筒内无阻滞运行,有效地避免因上下柱塞不同轴引起的卡泵、脱扣等问题。
工作原理:
(1)KL系列液力反馈泵的泵筒与柱塞由不同规格的的两种抽油泵的泵筒与柱塞连接而成,利用液力反馈的原理,在下冲程时产生向下的推力,克服稠油与抽油杆的摩擦力,改善了抽油杆的受力情况减少和避免了抽油杆断脱;
(2)上冲程时,利用上、下泵形成的环形腔抽吸原油。下冲程时,环形腔内原油经上柱塞内孔排出,进入油管柱,此时,下柱塞上端承受油管液柱的压力,下端受油井沉没度压力,在压差作用下,下柱塞产生向下的液压反馈力,拉动抽油杆柱下行,有效克服杆柱下行时稠油的粘滞阻力,从而保证抽油杆与抽油机同步运行。
技术参数
型 号
|
25-175/125THFK
|
25-225/150THFK
|
30-275/150THFK
|
30-275/175THFK
|
30-325/150THFK
|
||
公称直径mm
|
Ф44.45/Ф31.75
|
Ф57.15/Ф38.1
|
Ф69.85/Ф38.1
|
Ф69.85/Ф44.45
|
Ф82.55/Ф38.1
|
||
上部泵筒长度m
|
2.1-12
|
||||||
上部柱塞长度m
|
0.9
|
||||||
下泵筒长度m
|
0.9-12
|
||||||
下部柱塞长度m
|
0.9-10
|
||||||
上部连接油管螺纹
|
2 7/8"NU
|
2 7/8"NU
|
3 1/2"NU
|
||||
下部连接油管螺纹
|
2 7/8"NU
|
2 7/8"NU
|
3 1/2"NU
|
||||
连接抽油杆螺纹
|
3/4in
|
3/4in
|
7/8in
|
7/8in
|
1in
|
||
泵最大外径mm
|
Ф88.9
|
Ф88.9
|
Ф108
|
Ф108
|
Ф114
|
||
泵常数m3/d
|
1.09
|
2.05
|
3.88
|
3.28
|
6.06
|
||
注:根据使用情况,反馈泵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
|||||||
1)上部长泵筒短柱塞,下部短泵筒长柱塞。
|
|||||||
2)上部长泵筒短柱塞,下部短泵筒长柱塞。 具体规格型号根据客户订单要求执行。
|
相关信息
给我们留言